常言道:“人在江湖股配所,身不由己,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这句话用在宋太祖赵匡胤的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上回刚聊过,老赵成功地发动了陈桥兵变,摇身一变成了大宋的开国皇帝。
在这个过程中,有个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Who?他的老弟赵光义呗。这哥们原名赵匡义,老赵当皇帝后,为了避名讳,弟弟改名为赵光义。
展开剩余83%毋庸置疑,赵光义同学辅助老哥上位是有很大功劳的,老赵是这么想的,可小赵却没这么想。小赵同学所做的一切,绝不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哥哥当皇帝,而是为了自己有一天也能当上皇帝。瞧瞧人家哥俩的这理想、这雄心。
在老赵当上皇帝后,第一步棋算是走完了。可老赵不知道,自己的弟弟小赵还有第二步棋要走,那就是他自己也要当皇帝。大家都知道,这当皇帝可不像是在学校当组长,名额特别多。这皇帝的名额具有稀缺性和唯一性,说白了,就只能有一个,小赵同学当然知道这点。于是,但凡有资格和自己竞争皇帝宝座的人,一个个都意外死亡,不清不楚的就领了盒饭了。
第一个领盒饭的股配所,就是正坐在皇帝椅子上的新王朝开国皇帝——老哥赵匡胤。
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老赵突然就驾崩了,享年仅50岁。皇帝的位子还没坐热乎就挂了,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千古的未解之谜。
事发当夜,小赵同学奉诏进入老赵的寝殿内,屏退左右后,哥俩开始推杯换盏,喝得挺美。殿外的众多宫女和太监们,在烛影摇晃中,模糊的看到小赵时而离席,摆手后退,又时而争吵和躲避什么,但“嚓嚓”的斧声却是清晰可闻,这就是“烛影斧声”的由来。
当年陈桥兵变时,《宋史》记载太祖赵匡胤事前并不知情。而这次《宋史》又记载,兄弟二人饮酒至深夜,光义便告辞出来,太祖解衣就寝,指明了小赵有不在场的证据。
无论是不是小赵干的,总之这天到了凌晨,太祖老赵就驾崩了。得知老公去世,皇后立即命宦官王继恩去召皇子德芳入宫。然而王继恩却去晋王府请来了赵光义,当皇后一见到小叔子时,瞬间就全懂了。便哭喊道:“我们母子性命都托付于官家了”。“官家”是对皇帝特有的称呼,她这样喊小赵,就是无奈的承认小赵做皇帝了。赵光义心说第二步棋终于走完了,但还得装作伤心道:“共保富贵,不用担心。”
于是,38岁的小赵登基为帝,是为宋太宗,在位共22年,59岁去世,是宋朝的第二个君主。太宗即位之后,继续进行着全国统一的战事,但因为好大喜功,几次北伐攻辽都受到挫败。太宗一看自己武功不求行,便转而执行“守内虚外”的政策。政治、经济循规蹈矩,不求上进,使宋朝渐渐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给宋代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那么,当初的老赵到底咋死的?一直没有定论股配所,是一桩历史疑案。本着“谁受益最多,谁嫌疑最大”的原则分析,赵光义同学有最大的嫌疑。其实,老赵并非绝嗣,他留下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才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
当时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朝野议论纷纷,都嚼着赵光义的皇位来路不明不白。小赵面临着严峻的信任危机,必须为自己皇位的合法性找到依据,不然第二步棋白走了。
蒙着被子想了两天,小赵灵机一动,说自己的母亲杜太后当年临终前,曾留下懿旨,命老哥死后将皇位传给弟弟光义,光义死后再将皇位传于弟弟赵廷美。这套说辞有鼻子有眼,据说还有一份懿旨藏于金匮之中(匮,盒子、柜子的意思),因而这份遗诏被称为“金匮之盟”。
我们暂且先不管其是否为伪造,姑且相信这份懿旨是真的。但小赵这么做,虽为自己继承皇位找来一点合法性,暂时平息了信任危机。可同时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自己的皇位将来要传给弟弟赵光美,而这是小赵无法容忍的,于是皇族赵家开始接二连三的出事。
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老赵的儿子赵德昭被叔叔小赵一顿训斥,回去后竟然莫名其妙的死了,官宣是自杀了。
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老赵的最后一个儿子赵德芳也死了,年仅23岁,官宣是病死的。
现在影视作品里经常出现的八贤王
说是老赵的儿子,这哥们有皇帝御赐的金锏,可以上打昏君,下打谗臣。但这都是假的,历史上没有八贤王这个人,老赵的儿子早就死完了。
现在皇族赵家内,仅剩的隐患就是赵光美了。咋办呢?小赵天天犯愁。苍天不负有心人,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有人告发赵廷美阴谋篡夺皇位,被小赵皇帝贬到了西京,后又贬到房州(今湖北房县)。到房州不久,据说赵廷美忧愤成疾,年仅38岁就向剧组领了盒饭,你自己一个人演独角戏吧,不陪你演啦!
这样,经过短短7年的时间,赵匡胤、赵德昭、赵德芳、赵廷美就先后退出剧组了。从此再没有什么力量能与小赵争夺皇位了,小赵终于笑了,笑的天真无邪,笑的平和安逸。但上天是公平的,开篇就说过,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上天或许要为老赵讨一个说法。
之后的公元1127年,金国军队攻破北宋开封,将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朝臣等共三千余人俘虏,一并押往金国,北宋就此灭亡。被虏走的徽宗、钦宗父子,在金国受尽屈辱后死去。
只有宋徽宗的第九子赵构侥幸逃脱,跑到南京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第一位皇帝。但是赵构可能在逃跑过程中吓着了,丧失了生育能力,先祖小赵辛辛苦苦算计来的皇位,此时却面临无人可以传承的尴尬局面。无奈之下,赵构只能就近从老赵的子孙中选出一位来继承皇位。
公元1162年,赵构主动退位,累了,也乏了。将皇位禅让于赵昚,史称宋孝宗,被普遍认为是南宋朝最杰出和最有为的皇帝,在位27年。
纵观历史,你会发现,宋朝的皇位传承,非常的有意思。北宋,除了开国皇帝赵匡胤外,继位的皇帝都是赵光义的这一支;南宋,除了开国皇帝赵构外,继位的皇帝都是赵匡胤的这一支。是不是非常的诡异啊?
欢迎您留言评论股配所。
发布于:天津市金篮子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