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翻翻配资,海安氤氲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市井烟火中,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生动诠释着对文化的执着追求与深刻理解,在传承与创新中展现出独特的文化自觉与精神品格。
4月23日,第30个世界读书日与慧源夜校第300期不期而遇,泛书房内暖意浓浓,一场主题为“我们共同走过”的文化盛会温暖启幕。自2018年4月泛书房开业,同年7月慧源夜校首期开讲以来,这里的300个夜晚灯火通明、书香四溢。每周五的文化之约,不仅契合市民生活节奏,更培育出“周末文化充电”的新风尚。这座“零门槛”的文化驿站,已然成为海安市民滋养心灵、提升素养的精神家园。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夏坚勇、陈歆耕、汪政、刘旭东、徐循华、罗望子、储成剑等多位海安籍文学名家齐聚一堂,以访谈形式共话文化传承。陈歆耕深情回忆起去年夜校活动中,泛书房精心设计的文字造型和充满人文关怀的婚恋信息墙,无不体现出对文化活动的匠心独运。刘旭东感慨道:“每场活动都将表演、朗诵等多元艺术形式巧妙融合翻翻配资,充分彰显出海安深厚的文化底蕴。”
展开剩余72%海安,一座浸染文化风韵的书香之城,孕育出深厚的文学沃土与创作基因,先后涌现出3位鲁迅文学奖得主和一大批知名作家,当代中国文学“海安现象”独领风骚、百花齐放。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海安持续拓展文化传播的边界,让文化星火在市井烟火中愈燃愈旺。
活动现场
4月25日晚翻翻配资,南通理工学院海安校区小礼堂座无虚席,著名编剧支雅卿创作分享会精彩上演。作为《长津湖》《楚乔传》等现象级作品的创作者,支雅卿将作品创作背后的艰辛历程娓娓道来,令在场青年深受鼓舞。
分享会上,支雅卿寄语青年创作者:“定力与坚持是成功的基石,切忌急功近利。”她以自己早期无人问津的“案头本”为例,鼓励大家不要害怕失败,勇敢迈出创作的第一步。同时,支雅卿还透露,这次来到海安,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与城市建设深深吸引了她,她计划与海安作家合作,创作文旅系列短片,希望借此让更多人领略海安的独特魅力。
同一天夜晚,海安大剧院华灯璀璨,“茉莉花开·家门口赏好戏”全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巡演(南通站)海安专场盛大启幕。作为2025年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此次巡演将在全省开展813场,实现县乡全覆盖。
活动现场
开场歌舞《南通好通》点燃现场气氛,二胡齐奏《战马奔腾》、杂技《形与影—滚环》、小淮剧《我的亲家管得宽》等10个精品节目轮番上演,传统与现代艺术交相辉映,为市民带来一场视听盛宴。演出现场掌声雷动,观众纷纷表示,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如此高水平演出,深切感受到江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为家乡感到自豪。
近年来,海安持续深耕文化事业,不断创新文化惠民形式。全年开展“万里千家”惠民演出924场、“四季村晚”231场、“欢乐大舞台”送戏下乡180场,成功承办全国“村舞”赋能乡村振兴案例交流等重大文化活动。作为南通唯一“省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试点地区,海安市高新区谭港村通过“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等特色活动,让优质文化资源真正扎根基层。
活动现场
从海安出发,江海文明在时空的长河里闪烁,将光芒洒向更辽远的天地。当经典文学的细腻笔触化作舞台上跃动的舞步,融合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标识,以苏中七战七捷为故事背景的短篇小说《百合花》改编成原创芭蕾舞剧,将于7月18日至20日在上海大剧院迎来世界首演。届时,它将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讲述海安故事,也让更多人领略到海安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迸发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活力。
文化星火,照亮城市前行之路;精神传承,凝聚时代奋进力量。从慧源夜校的坚守传承,到编剧分享会的创新启迪,再到惠民演出的艺术浸润,海安正以丰富多元的文化实践,回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翻翻配资,让文化的种子结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满园硕果。(贺明慧 朱琳)
发布于:北京市金篮子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